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91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条件落后,但是人类生活还是相当进化的。很多中年受苦人和婆姨都不喝生冷水。地里受苦时只喝自家送来的罐中水。再热再渴,年轻娃们从沟里打来的泉水沾也不沾一口。还苦口婆心的劝知青们不要喝生水,说:“年纪大了就知道了,心口疼,难活呢!”因此烧水煮饭的柴火就必须准备充分。

走遍陕北农村的家家户户,睑畔的最外延总是堆着柴火,硬棒、软枝、蒿草、秫秸,根朝里,枝朝外。从柴堆的形状大小就能看出谁家光景好坏。有些人家柴堆的有一人高,从睑畔里面看齐刷刷的像一堵墙,多是干梆梆的硬柴。有些人家稀稀松松杂堆着一些狼牙刺、蒿子杆、碎秫秸,硬柴少,堆不成形状。

这些年,土地越开越多,深荒地越来越少,长满硬柴的梢沟在延河以北已经很少见了。冷庙沟虽沟坡广布,这些年广种薄收,不断扩种,近处不要说梢林、灌木,就是酸枣、狼牙这样扎手的硬柴也少见了。要想砍点硬柴,要跑好远的山路,砍一背百十斤的硬柴背回来,是十分苦重的,家里没有能吃苦的好劳力,是备不下那睑畔上堆起的烧货的。

头年集体灶大锅饭烧的都是碳(煤),一年的引火柴也不在少数。一是新窑做门窗剩下的碎料、刨花,二是队里给了几根垫粮食囤的树桩,劈了,烧了一年,都烧完了。下一年的引火柴是依靠不了队里了。安家费已经用完,队里那点分红,是否够来年的买碳钱,还没个着落。无论如何,备点柴还是必要的。还得要那硬柴,无论是引火烧炭,还是大锅起灶,没有硬柴这集体灶是维持不下去的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