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分卷阅读35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上来笑着说:“真个下巧,这面就真赞?”父亲就问:“下巧儿是什么意思?”何乡绅说:“乡下人土话,说你嘴馋,别听他瞎嘞嘞。”父亲说“下巧儿、下巧儿,我就是下巧儿这口,真趋坦!哈哈。”从此不但喜吃酸浆面,还记住了“下巧儿”这句方言。但是何家小媳妇直笑他“下巧儿”说的怪,带有浓重的新华父亲家乡味,尤其后面的“儿”音。以后一吃酸浆面,父亲就和新华说这句,后面再跟上一句:“没有根据地的人民,哪有今天的胜利呀!”

新华极聪慧的一个姑娘,马上就问:“你姓何?”

“俺不姓何,俺婆家姓何。”

新华激动、兴奋:“我是他的女儿!”父亲给他讲完那故事后说,什么时候见到何家的人,都要怀着一颗感激的心,新华牢牢记在心里。

老婆倒不激动,笑着说:“俺看出来了,真像你爹!一句‘真趋坦’,跟你爹的口音一模一样。他吃完了一抹嘴也是这一句。你爹英武标致,女儿也俊得叫人心疼。”

除了那句“下巧儿”,父亲的家乡口音很重,新华虽说得一口京城普通话,却耳闻目染得了父亲的一些“真传”。

“你咋到这里来了呢?”

“咳,说来话长。解放后,地也分了、房也分了,公婆也殁了。俺家那口子胆子小,架不住地主分子帽子的折腾,没几年也随他爹娘去了。俺娘三的日子越发难过,俺把那苦命的闺女嫁给了来俺镇上打工的段永祥。那女婿看俺娘俩实在过不下去,给俺指了一条生路,投奔他陕北老家。俺想,那里虽是山区,不如这平原富庶,但总是天高皇帝远,又是老根据地,好人多些,折腾少些,少受些折磨,也好保住何家这一根独苗。就让永祥写了封信给他爹。他爹段德盛,亲家求助,怎么着也要照应一下。段家在冷庙沟也还有些声望,提出迁户的申请后,村里多数人也没说什么,老贾说不能总是这样,说迁来一户就多一户,得有所表示,得给这村里带来点建设。俺把老家的房子、家什全卖了,买了一头大白驴,驴娃牵着,俺骑着,走到了冷庙沟。那不,驴圈里最壮实的那条白驴就是俺建设的。俺那牵驴的小子就被冷庙沟的人叫成了驴娃。”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finalbooks.work

(>人<;)